产后妈妈乳少 看艾灸养生专家作何解释
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,生育二胎的女性也增多,产后乳少的女性占较高的比例,产妇在产后2-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,或分泌量过少,或者再产褥期、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而减少或全无,不够喂养婴儿的统称为乳少。

【乳少病理原因】
中医学认为乳汁缺乏多因脾胃虚弱,或因产后情志抑郁,肝郁气滞,气机不畅,乳汁不通;现代医学认为乳少的原因很多,如孕前乳腺发育较差,孕期因胎盘功能不全等使乳腺准备性发育障碍,或分娩时出血过多,或产后营养不良,或有慢性疾病使身体健康情况很差,或恐惧、不愉快等精神因素,影响分泌功能,或授乳方式不正确,或过度劳累、睡眠不足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。
【老艾堂女性调理灸】
老艾堂 道医古方精制而成,针对女性问题 治疗,特别添加道地中草药成分,使用女性调理灸时,需在中医养生专家或灸疗师的配合下艾灸。

【灸疗辩证施治】
1、气血虚弱型
(1)症状表现:产后乳少,甚渐全无,乳汁清稀,乳房虚软,无胀痛感,纳呆食少,神疲气短,面白少华,舌质淡,苔白,脉相沉细而弱。
(2)灸疗原则:补气益血、催乳通乳,主要取任脉、足阳明、手足太阳经穴。
(3)灸疗穴位:脾俞穴、足三里穴、乳根、膻中、少泽。
(4)艾灸疗法:温和灸方式,每穴位每次灸10-15分钟,每日灸治2-3次,3次为一个疗程。

2、肝郁气滞型
(1)症状表现:产后乳少,或因郁怒遂致点滴全无,胸胁胀满,乳房胀痛,按之饱满,情怀郁结,烦躁易怒,舌质红,苔薄黄,脉象
(2)灸疗原则:疏肝理气,通络下乳,主要取足厥阴、足阳明、任脉、手足太阳经穴。
(3)灸疗穴位:肝俞、期门、膻中、太冲、乳根、少泽、足三里。
(4)艾灸疗法:温和灸方式,每次每穴灸10-15分钟,其余穴位每次灸5-10分钟,3次为1疗程。

【艾灸补充】
1.采用艾灸治疗本病效果良好,艾灸不仅能够行气活血,体现“泻”的作用,而且能温养脾胃,体现了“补”的作用,使气血得养,乳汁畅行。
2.需要回乳者,可取足临泣、光明,针后加灸,每穴用艾条灸10分钟,每日1次,连续针灸3-5次。
3.根据现代研究,少泽穴治疗本病效果突出,可点刺放穴,也可施行灸法。
4.本病应早期积极治疗,在乳少发生 迟不到1周时,及时治疗,缺乳时间 短灸疗效果越好。
5.产妇在哺乳期应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疲劳,保证充足睡眠,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,可多食高蛋白流质食物。
***【点击阅读】***
揭开艾灸让女人焕发第二春的神奇面纱
“三月不减肥,五月徒伤悲” 春季艾灸狂甩赘肉
艾灸治疗痛经 女人的福星来啦!
老艾堂中医养生与理疗技术群微课堂 节:老艾堂灸调理痛经
老艾堂中医养生公益讲堂微课堂第二节:老艾堂灸治疗感冒